阿里文学 > 红楼之诗剑双绝 > 第十四章 马道婆冰鉴定终身

第十四章 马道婆冰鉴定终身

作者:我不会接化发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次日,薛蟠别过了妹妹,兜里揣着几张银票,出了梨香院大门。

    昨晚和表姐贾元春相谈甚欢,直到现在他脸上还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对贾元春分析的宫里宫外的局势,薛蟠其实没怎么留意,只是原封不动地转告了妹妹薛宝钗,让她去算计这些事情。

    薛蟠只是有点喜欢贾元春这个人。自从穿越以来,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完美符合他审美观的女性(他亲妹妹不算,他又不搞骨科),还跟她十分聊得来。虽然在后世的观念里他们是近亲,但此时世人都不在意,薛蟠当然也不会自寻烦恼。

    话又说回来,如果世人不在意亲兄妹的话,他会不会真有骨科倾向呢?

    薛蟠不知道,也不愿深想。

    薛蟠已经想好了。等他跟元春关系更近一点后,如果元春同意,他就找妹妹商量个办法,帮元春假死脱身,离开那个吃人的皇宫,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前世红楼梦里元春应该是死的挺惨的,不过这辈子有他薛蟠在,一定不能让这悲剧发生。

    薛蟠又想到,那贾宝玉现在是他的表弟。如果以后他跟元春真成了,他应该是叫贾宝玉小舅子吧?

    万一薛宝钗还是跟前世一样嫁给了贾宝玉,那他又该叫贾宝玉妹夫?

    这亲戚关系实在太乱了。

    不过这辈子看起来薛宝钗跟贾宝玉不太可能走到一起,而他与元春的事也还八字没一撇,现在想这些未免太早了。

    说实话,薛蟠自己对那些权力争斗毫无兴趣。他对武功、对儿女情长、甚至是对打油诗,都比对振兴薛家要在意的多。

    他来京城之后,费力参与这些所谓的“大事”,其实全是因为妹妹薛宝钗在意这个。要是由着他自己,估计就见见贾府里这十二金钗,等无聊了之后就去跟薛宝琴云游天下了。

    不过今天,薛蟠要去做一件属于他自己的事。

    薛蟠前世就知道,红楼梦里是有神仙存在的。远的如女娲娘娘、警幻仙子,近的如癞头和尚、跛足道人,都是能长生不老的。穿越以后,他已经见识过了无法用科学解释的内功,心中求仙问道之意也因此愈发强烈。

    当然他现在还不太在意长生不老,毕竟他只有十六岁,离年老还早着呢。他只是对这些前世没有的东西有着强烈的好奇。他的内功进境能这么快,除了资质过人以外,也是因为他在这上面着实是下了苦功。

    薛蟠记得原著贾府里有一个马道婆,是贾宝玉的干娘。这马道婆可不是凡人,会一手扎小人诅咒,差点将贾宝玉王熙凤两人咒死,最后还是靠两位真神仙癞头和尚、跛足道人用通灵宝玉才勉强化解。虽然是歪门邪道,却也可见马道婆是有真本事的。

    薛蟠不在乎是不是歪门邪道,他只是对一切未知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记得这马道婆有个弱点就是贪财,正好他薛家有的是钱。若真能在她这里找到成仙之法,哪怕是学到一两个小法术,就算要薛蟠十万两银子,他也能毫不眨眼地拿出来。

    薛蟠走到赵姨娘屋里,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见过姨娘。”

    赵姨娘看到薛蟠,连忙迎了进来,嘴里絮絮叨叨:“蟠哥儿来了,快来我屋里坐坐,喝点茶。我这破屋子平时也没人来,只有你们薛家不嫌弃,我可是找了最好的茶叶来招待哥儿你。”

    原来薛家刚来贾府的时候,薛宝钗给贾府所有人都送了一份礼,主子是一样,下人又是一样。那赵姨娘是贾政的妾室,与儿子贾环一起,在这贾府里一直不受人待见,自觉低人一等。谁知,薛宝钗送给赵姨娘、贾环的礼就与她送给王夫人、贾宝玉的礼一般无二。

    赵姨娘得知后,自是非常感激,连说薛家果然懂礼,不似那般见人下菜碟的王八羔子。她拉着薛宝钗闲聊,说她在外面庙里认得个灵验的婆子,叫马道婆,回头定会让她给钗姑娘在佛前供几炷香。

    薛宝钗在金陵时就听薛蟠提到过马道婆的名字,听了赵姨娘这话,忙说她哥哥薛蟠是个最信佛的,平生专好结交佛教高人,也舍得花钱布施,希望姨娘能帮哥哥引见引见。

    赵姨娘听薛宝钗求到了她头上,大喜,连说钗姑娘肯求我是给我脸面,这事就包在我身上了。

    过了几天,赵姨娘就打发人来传信,说约好了马道婆,某日在赵姨娘屋里相见,于是就有了今天薛蟠拜访赵姨娘这一出。

    薛蟠给赵姨娘带了些礼物,又陪她东拉西扯地聊了会天,把个赵姨娘乐的嘴角开了花。不一会儿,一个老婆子拄着拐杖,缓缓走到了赵姨娘屋门口。薛蟠就知道,正主来了。

    赵姨娘为两人引见,只见薛蟠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对马道婆鞠了个躬,道:“见过老神仙。”

    马道婆忙道:“不敢不敢。蟠哥儿的事我听姨奶奶说了,找我老婆子来,有什么话尽管吩咐。”

    薛蟠看了赵姨娘一眼,赵姨娘会意,说你们两个聊,我先出去走走。说完就带着丫环们一起出了院子,关上院门。

    薛蟠先不忙说正事,从口袋里递给了马道婆一张银票,道:“老神仙既是我宝兄弟的干娘,就如我薛蟠的干娘一般。区区俗物,请干娘替我在佛前供养。”

    马道婆低头一看,面值五十两白银。她顿时笑眯了眼,将银票揣进袖里,道:“蟠哥儿太客气了。你是宝玉的表兄,也如我干儿子一般。有什么事,干娘自会帮你分忧。”

    薛蟠见了马道婆表情,便放松了几分,心想你爱钱就好说。他道:“那我就直说了。我听闻马干娘是神仙中人,颇有些神仙手段,心中倾慕,想来领教领教,事后我这里还有重金相赠。”

    马道婆笑问:“哦?干娘确实会些僧道的手段,什么相面、算卦、测字、解梦,干娘都是略知一二。不知蟠哥儿想领教哪一种?”

    薛蟠也笑了:“当然是真实本领。”说着,他一伸手指,内力外放,竟是隔空把他面前的茶杯打的动摇了一下。

    马道婆大惊:“蟠哥儿既是身怀绝技,为何要来戏弄我这个老婆子呢?”

    “干娘不必过谦。”薛蟠笑道,“我这是武学内功的手段,不足为奇。但我听闻这世上除了武学之外,还有那神秘莫测的法术,我今日便是来领教法术的。”

    他又道:“不知干娘是否听说过我薛家。在金陵有句话,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说的就是我家了。我现在是薛家家主,一声令下,便是十万两白银也拿得出来。若干娘今日满足了我薛蟠,定不会亏待干娘。”

    马道婆听了这话,脸上的表情一时有些纠结。良久,她开口道:“我确实是懂一些法术,但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歪门邪道。若用来对敌,远不能与蟠哥儿的武功相比。况且这些法术都有些阴毒,不能延年益寿,反而对自身有害。不过若是蟠哥儿有什么仇敌,只要出够了银子,干娘就豁出这把老骨头,为你除了他,如何?”

    薛蟠道:“我没有什么仇敌,今天来这里也只是为了向干娘请教。干娘见多识广,就算自己不会那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法术,是否听说过有别人会呢?”

    “其实这内功就可延年益寿。”马道婆道,“至于长生不老,干娘确实没有听说过。不过我看蟠哥儿年纪轻轻,内功修为已是当世罕见。若是再勤练内功几十年,或许能更进一步,也未可知。”

    薛蟠见马道婆确实不会那神仙手段,心里失望,又掏出了五十两银票:“不管怎样,多谢干娘今日为我解惑,薛蟠感激不尽。”

    马道婆收过银票,似是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考虑了一会,开口道:“其实我还会一手相面的本领,能沟通天地,断人命运。这并不是我在外面骗钱时的说辞,而是真实本领,但用出来不免泄露天机,也折自己的福报。若是蟠哥儿舍得一千两,干娘就给你相上一面,也好以后趋吉避凶。”

    薛蟠听了这话,也不管马道婆说的是真是假,笑道:“我给干娘三千两,我还有两个妹妹,麻烦干娘一并相上一面。只是我有个要求,日后若有人要干娘来对付我薛家,干娘须得表面答应,之后立即告诉我。请干娘记住,无论他人许了多少银子,我薛家都出价两倍。”

    马道婆大喜:“瞧哥儿这话说的。薛家是我老婆子的恩主,我就算猪油蒙了心,也不能来对付薛家不是?咱们快去看你那两个妹妹吧。”

    薛蟠带着马道婆回了梨香院,把薛宝钗、薛宝琴都叫到了自己屋,道:“这位马干娘是神仙中人,今日我请她来给我们三个相上一面,你们须得恭敬相待,不可出言冲撞。”

    宝钗宝琴二人一齐应是,都对马道婆恭敬行礼。马道婆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一一摸过了二人的头顶,之后坐下道:“我看三位都是有福之人。不知谁先来相这一面?”

    薛蟠道:“我是哥哥,当然我先。”说着,就坐到了马道婆对面。

    马道婆仔细端详了薛蟠一番,开口道:“蟠哥儿头圆项短,体健筋强,天庭高耸,地阁方圆。虽无荣华富贵,一生平安喜乐。还有几句诗,请蟠哥儿牢记,日后自有应验:

    二龙争斗决雌雄,鳞甲纷纷飞满空。

    飘落人间成瑞雪,来年春后百花红。”

    薛蟠听了这话,暗想其他的都好说,头圆项短是什么意思,是在说我脸圆吗。他谢过了马道婆,起身示意薛宝钗来相面。

    薛宝钗坐了。马道婆又看了一番,道:“姑娘面如满月,唇若红莲,三停平等,六府丰隆。虽无荣华富贵,一生平安喜乐。姑娘也有几句诗:

    无意擎天却补天,奇谋妙算尽云烟。

    只因忘却三人日,错失功名留美传。”

    薛宝钗谢了,叫薛宝琴来相。马道婆道:“姑娘五官端正,骨骼清奇,发细眉浓,神急眼圆。”

    薛宝琴插嘴道:“虽无荣华富贵,一生平安喜乐,是也不是?”

    马道婆笑道:“是,是。姑娘也有几句诗:

    画栋雕梁莫久留,林间雪下最风流。

    双飞彩凤停何处,海外谁知更九州?”

    相完了面,薛蟠就引着宝钗宝琴拜谢了马道婆,送出了梨香院外。

    送走后,薛宝钗就拉下了脸:“哥哥请这马道婆来给我们相面,花了多少银子?”

    薛蟠道:“花的都是我自己账上的银子。你们莫小看这婆子,她颇会一些暗中害人的手段,教人防不胜防。对这等人只能以利相结,万万不可得罪。”

    薛宝钗就不说话了。旁边薛宝琴道:“我倒是挺喜欢她相的面的。虽无荣华富贵,一生平安喜乐。大家能平平安安在一起,不是比什么荣华富贵要好的多吗?”

    她又转头对薛宝钗笑道:“我和蟠哥哥的诗都好,只是钗姐姐你的有些不好。‘只因忘却三人日,错失功名留美传。’钗姐姐你莫非会忘了我们三个在一起的日子不成?”

    薛宝钗道:“这些方士,向来喜欢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话来唬人。事前让人不解其意,事后又总能穿凿附会到他们的话上,不足为信。”

    她又轻声道:“况且,我就算忘了谁,也忘不了你们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