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文学 > 红楼之诗剑双绝 > 第十三章 宫里的姐姐与弟弟

第十三章 宫里的姐姐与弟弟

作者:我不会接化发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后宫,夜晚。

    贾元春吩咐抱琴关上了院门,准备再看一会书,就歇息了。

    今天跟往常一样,皇上还是没有来她的院子里就寝。

    贾元春对此毫不奇怪。她刚入宫时就知道,皇上心里一直对贾家有所防备。

    其实不应该说是对贾家,应该说皇上对一向抱团的四王八公有所防备。

    四王八公都是开国时的功臣家族,贾家就是其中的宁荣二公创立的。那四王更是宗室中人,又立有大功,才被封为郡王。这些人联合在一起,就算是皇权,也不能等闲视之。

    不过那是刚开国时的事了。如今四王八公江河日下,再不复当年的风光。这一代皇上又胸怀大志,恐怕早已打定了清算四王八公的主意。

    贾元春十二岁时被送入宫。在她想来,或许就是贾家想借她讨好皇上,以躲过被抄家的命运。

    这想法原也不错,若是她当了皇妃,又诞下皇子,皇上再去清算贾家,那名声可就不好听了。

    只是,皇上这么多年从来不碰她一下,不给她诞下皇子的机会,贾元春认为这就是皇上铁了心要清算贾家的标志。只是她亲舅舅王子腾是京营节度使,大权在握,皇上也不好把她当个宫女随意使唤。所以她虽不得宠爱,却也能步步高升。

    在贾元春想来,所谓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其实只有贾家是皇上的眼中钉,其原因就是跟那四位郡王走得太近了。王史薛三家,若是真心投靠皇上,皇上定会欣然接纳。只是她贾家,想谋得一条生路,却是很难。

    尤其是,现在贾家还不知道这些,毫无忧患意识,只是一天天喝酒看戏,从没想过大祸将临。

    贾元春有时真希望自己是神仙,能托梦给她爹娘,告诉他们形势已经危急,必须早日退步抽身,才有一点点保全的机会。

    可惜她不会托梦,高高的宫墙又阻断了她与贾家的联系。因此就算心里明白,她也没有任何改变局势的办法。

    希望皇上能放我出去省亲一次就好了,那样我就能告诉爹娘情况了,贾元春想道。

    她转念又想,就算能回去省亲,她应该也不会有与爹娘单独见面的机会,而是一举一动都被太监宫女们盯着。

    或许我可以点几出不祥的戏,或是出几个不祥的灯谜,来警示爹娘吧,贾元春想。

    这时,她忽然听见呜呜声。转头一看,原来是一位穿着黑色夜行衣、头戴面罩的男子,用手捂住了抱琴的嘴,抱琴虽是在挣扎,却也没弄出什么大动静。

    贾元春面色不变,心里却翻江倒海。他是谁?怎么能潜入后宫不被发现?深夜来我屋里干什么?要劫色?还是找我有事?

    所谓心如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贾元春在宫里多年,不论心里在想什么,她脸上都能藏的住。

    只见她面带假笑,竟是慢慢站起身来,给那蒙面男子在自己对面搬了一把椅子,笑道:“先生夤夜前来,必有指教。我这丫环口风严得很,请先生暂且放开她,咱们坐下相谈。”

    她心里打定了主意,不管这男子是干什么来的,她都要虚与委蛇,必要时甚至可以出卖自己的色相。

    是的,贾元春把这深夜潜入的男子看成了一个机会,一个改变的机会。在她的心中,贾家已是逃不过抄家的命运,爹娘、弟弟将来也必定不会有好下场。此时既然有一个可能改变命运的机会,她当然要尝试着去抓住。

    那男子放开抱琴,坐在了椅子上,笑道:“你倒是镇静,真是难得。”

    贾元春也笑道:“先生谬赞了。不知先生找小女子有何吩咐,我若能办到,一定照办。”

    “先别忙照办。”那男子递过了一张手帕,“看看这个。”

    贾元春接过手帕,展开一看,脸上再也藏不住她心里的震惊。

    原来这手帕上面,竟绣着她亲娘王夫人的闺名!

    她抬起头,迟疑地看着男子:“你是……”

    那男子摘下面罩,笑道:“在下薛蟠,现任薛家家主,官居五品御前侍卫龙禁尉。我娘薛王氏,是你娘的亲妹妹,所以我是你的表弟。你进宫前也应该听说过的,只是咱们小时候没见过面罢了。”

    贾元春听了这话,心里已经信了九成九。主要原因是薛蟠这张圆脸,简直就跟她自己、她弟弟贾宝玉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况且有娘亲的手帕为证,想必是爹娘派他入宫联系自己的吧。

    想到这里,贾元春眼睛一酸,竟是流出了几滴眼泪。她颤声道:“弟弟……”

    薛蟠笑道:“姨爹姨妈担心你,才派我到宫里来看你。”

    贾元春这时已经迅速收拾好了情绪,开始冷静地分析。这弟弟的武功很高啊,潜入后宫居然没被发现,以后我就可以通过他跟外面传递信息了。

    只是他说,爹娘担心我才派他来看我,这话有点不对。须知这夜间私会被抓到就是杀头的罪名,要真只是担心,为何要冒这等风险呢?

    心里想着,她当然不会把这话说出来。她笑道:“多谢弟弟费心。姐姐这几年在宫里,衣食用度自然是好的,只是一直听不到爹娘的消息。今天得知爹娘在外面过得好,我也就放心了。”

    薛蟠又道:“其实姨爹姨妈是担心之后的事。最近他们得了一个天大的消息,才派我冒险入宫来警示你。”

    警示我?贾元春听得这话也有些吃惊。她心想不是该我警示爹娘,说皇上对贾家记恨已久,须得早日寻思退步抽身之计吗?

    她出言询问:“姐姐不知道最近有什么消息,请弟弟给姐姐说说。”

    薛蟠道:“这事还是我先知道的。我在外面喝酒时,偶然得知有一伙自称天理教的妖人,已经在宫里发展了一些太监作信徒,可能几个月里就要攻打皇宫,刺杀皇上了。姨爹姨妈担心在宫里的你,才派我来这里示警。”

    贾元春大吃一惊。在她想来,就算皇上要动贾家,也是几年后,甚至十几年后的事了。她万万没想到,几个月内,就有一场大事发生。

    “我知道了。”贾元春应道,“这确实是大事,我在宫里也是第一次听说天理教的名字,看来这伙妖人确实图谋不小。”

    “除了示警外,姨爹姨妈派我来,也是要问问你的看法。”薛蟠道,“他们都觉得这伙妖人只是明面上的棋子,身后怕是有其他势力。姐姐能否分析一下呢?贾家和薛家这次,在姐姐看来,又该如何应对呢?”

    贾元春心念电转,开口道:“姐姐也有消息要告诉你和爹娘。我十二岁入宫,至今已有七年,那皇上竟一次都没与我同床过。弟弟你说最近将有大事,而咱们舅舅却恰好被调出了京城。在姐姐看来,皇上早已对四王八公、贾王史薛四家有着赶尽杀绝之意,须得早做准备。”

    其实这话不尽不实。贾元春确实认为皇上要对四王八公赶尽杀绝,但她并不觉得皇上对王、史、薛三家有什么杀意。须知她舅舅王子腾能当上朝廷大员,可是全靠当今皇上的提拔。若是皇上真对王家有意见,就算一时找不到理由收拾王家,为何还要主动提拔王子腾,让他大权在握呢?

    贾元春判断,如果王史薛三家肯与四王八公划清界限,当皇上的忠臣,皇上是肯接纳的。当然若这三家要跟四王八公一条路走到黑,那皇上抄起家来也不会手软就是了。

    但贾元春并没有把这话跟薛蟠说。毕竟他是薛家人,要是听了这话,弃了贾家去投靠皇上,那对贾家可是没有好处。

    薛蟠听了这话,点了点头:“我也觉得皇上对咱们四家有些成见。还是说天理教的事。姨妈姨爹说了,贾家绝对没有在后面搞鬼。我们薛家也是一样。以姐姐看来,他们身后的人是谁呢?”

    贾元春心里腹诽,你们薛家就是个商人家,在金陵还算有点势力。但若想在这京城搞事,你们薛家还差得远呢。

    她在这个问题上对薛蟠实说了心里的想法:“以姐姐看来,他们身后的人有两种可能。一是那四大郡王,东平王西宁王南安王北静王。这四王都是宗室出身,皇上又想对他们赶尽杀绝,他们若想铤而走险一次,也不足为奇。”

    “第二种可能,是当今太上皇。太上皇退位时还大权在握,这几年却逐渐被当今皇上夺过了权力,心中可能也会不满。姐姐再告诉你一个消息,我在宫里听得传言,说皇上的亲弟弟忠顺王爷,一直很得太上皇喜爱。或许,太上皇有废长立幼的想法。”

    “当然还有可能,就是天理教背后没人,只是寻常妖人造反。这种事前朝也是不少,什么太平道、白莲教一流,每过几十年就得闹上一次。”

    贾元春一番分析,听得薛蟠连连点头。他又道:“姐姐说的有理,我回去就跟姨爹姨妈商议。姐姐你看,我好不容易才来这宫里一趟,姐姐有什么话,也可以跟我说说,我回去转告姨爹姨妈。”

    于是贾元春就跟薛蟠闲聊起了这些年宫里宫外的事,一聊就是一个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