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文学 > 凰女惊朝 > 第四章:家常

第四章:家常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午后,风暖,花香,杨柳轻拂。

    常德书院后庭,周常正在屋中研墨。

    万事皆有门道,研墨亦是如此。字写的好的人,研墨功底自然没得说。

    研墨的轻重快慢都影响着最后的落笔成字,故而有的读书人在下笔之前,磨个几刻钟的时间墨也是正常,条件好的有时也会把这种事情交给书童做,可周常却不同,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

    墨磨好了,心也静了下来,提笔蘸墨,这才落比于纸。

    周常笔法娴熟,悠然而立,手中握笔潇洒自如,悠悠然,如画画一般,观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夸,笔迹流水行云,一气呵成。

    只见纸上写到:

    重义轻生一剑知,

    白虹贯日报仇归。

    片心惆怅清平世,

    酒市无人问布衣。

    周常至今未忘,当年王后为奸人所害之仇!

    待字迹干去,周常收好纸张,按动了暗扣,将书架翻转过去,再将纸张放进了暗匣里。

    将一切复原后,周常又开始练字,不过这次写的,都是一些咏物咏景之词,就好像刚刚的一切都没有发生。

    “周叔。”

    “见过周先生。”

    周常在屋里听到有人敲门。

    王雪梅和锦儿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先来拜访了一下周常。

    周常看是王雪梅和锦儿来拜访自己,心情好了不少。

    “都坐,都坐,这儿又没有外人,不用客套。”周常放下了纸笔,“安姑娘也快些坐下,莫要在乎那些。”

    “对,对,周叔从小看着我长大,人可好啦!”王雪梅拉着锦儿坐下,说道。

    锦儿对周常施了一礼,说道:“锦儿能进书院,还得多谢周先生,若不是先生同意,锦儿如今不过只是一介小贩,多谢周先生给了锦儿这次机会。”

    锦儿说了,又施了一礼。

    周常笑了笑,“你能有如今,靠的是自身过硬的本事,我不过顺水推舟罢了。”

    “莫要说这些了,今儿个来这,怕不是说这些的吧?”周常看了看王雪梅,很是欣慰,少主如今是越来越精明了。

    王雪梅说道:“今天学舍内一事,还得多谢周叔。”

    周常有些无奈,但还是说道:“只要不是顶撞夫子,这些都好说,李学究还是很看好你的,说你想法独特,将来有大作为。”

    “那是自然,将来我可要成为大凰第一才女。”

    王雪梅似乎不知道什么是谦虚,旁边的锦儿都替她感到羞。

    大凰第一才女吗?怕不是没那么顺吧。苏后的女儿,背后的那群人可不会让她如此平凡。周常心里想到。

    “你有那个心便是好的。”周常说道。

    “这次要些什么?”

    “呀!还是周叔了解我。”

    “还是那种奇奇怪怪的琉璃碎片?”

    “这次要些酒。”

    “酒?”

    周常皱了皱眉头,小姑娘要些琉璃自然能理解,要酒就有些奇怪了。

    周常表情有些严肃:“你要酒做甚?”

    王雪梅说道:“做一些小物件,用的上,不喝。”

    “那何须到我这要?”

    “嘿嘿,这不是怕家里说嘛。”

    “行吧,过几日来取。”

    “嗯”

    送走了两人,周常感慨万千。

    少主如今已断文识字,再看些书,过些年,就能担当大任了。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啊。”

    昔日的护卫,如今已两鬓斑白。

    ......

    ......

    又早是夕阳西下,河上妆成一抹胭脂的薄媚。

    将锦儿送回了家,王雪梅也回了家中。

    母亲季氏已在家中,备着饭菜。

    “娘,我回来啦!”一推开家门,王雪梅就喊到。

    “知道了,知道了。”

    季氏看其风风火火的,忍不住埋汰道:“你也不小了,别整日大大咧咧的,没一点点小女儿姿态。”

    “娘亲说的对。”

    王雪梅收拾好东西,便和季氏一起准备着饭食。

    “今天在学堂上表现如何?”

    “那自是极好。”

    “又在说胡话了”

    “哪有!”王雪梅说道,“今个李学究才夸我聪明哩!”

    “哼,要是真的那就好。”季氏心里乐,但嘴上还是如此说。

    丈夫王大壮如今参军在外,儿子如今闷头读书,叫都叫不出来,只有这个养女平时能说说话。

    虽说是养女,但季氏还是打心底里喜欢,就是这孩子的来历有些古怪。

    自己郎君当时不知道从哪抱回来的孩子,还让自己保密孩子的来历,季氏照做,十几年下去了,也把雪梅当做自己亲闺女了。

    “二娘,快去去把你阿兄叫过来进食,顺便和他多说说话,这些日子一个人闷在房里读书,怕不是闷傻了。”

    “嗯。”王雪梅答道,便去叫阿兄。

    “阿兄,开饭了!”王雪梅敲了敲兄长自习的小屋,小声的说道。

    “嗯,来了。”王自忠应道,过了好一会才开了门出来,坐了太长时间,站起来有些头晕。

    王自忠有段时间没去书院了,这段时间一直在家,准备着乡试。

    大凰朝的科举制度延续前朝,法令、算术、书法、文才、政论,这些都曾是科举考试的题目。

    王自忠早已过了院试,如今身为秀才,还是第二次参加乡试,还有十来天就考试了,倍感压力,

    “阿兄,你可别光顾着读书,却累垮了身子。”王雪梅看着兄长的样子,有些心疼。

    王自忠叹了口气,说道:“兄长愚笨,只能勤能补拙,不像你,脑瓜子机灵,如今便是第二次参加乡试了,六年了,若还没过......”

    “阿兄别如此说。”王雪梅打断了王自忠的话,“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阿兄此般考试,定能高中!”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好诗,好诗。”王自忠听了,很是激动。

    “兄长刚刚也只是那么一说,此般考试,是有信心的。”

    紧接着说:“阿妹,你之前说的针对训练法,我试了试,确实有效果,我找了找前些年赵夫子和孟夫子出的题,确实发现了不少规律,想必顺着规律,能摸出夫子们出题的方式。”

    “那便好。”能帮上阿兄,王雪梅还是很开心的。

    “还有那九九乘法表,朗朗上口,背会了后,感觉经算简单了不少。”

    千年以后的知识,能不好用嘛!

    “那便提前恭喜了,王举人。”

    “嘿嘿,使不得,使不得”

    ......

    茶余饭后。

    王雪梅强拉着兄长出门逛了一圈,说是对身体好。

    等都忙完了,已是夜深人静,寻常人家早早的休息了,王雪梅家境还算殷实,堂内还点着灯,王自忠在埋头苦读,季氏在一旁就着灯光织布。

    王雪梅在院子里叮叮哐哐的不知道忙着啥,也没人管她,家里人已经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