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文学 > 唐朝败家子 > 第三十八章 重臣外放有名堂

第三十八章 重臣外放有名堂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从脍炙人口的评书到影视剧轮番播出,《隋唐演义》的故事后世人耳熟能详。

    其中最具特色的人物大概就是程咬金了,混世魔王的三板斧让人印象深刻。

    不过演义多少有戏说成分,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或许豪爽不羁,但绝不是个憨子。

    隋大业六年,盗贼风起,他组织百多人的武装,护卫乡里,小有名气。后归附瓦岗李密,得到重用。

    李密落败后,程咬金被王世充俘获,因看中他的才能勇武,待之甚厚。不过程咬金认为王世充猜忌心重,听信谗言,并非明主,故而策马降唐,投奔率部围攻洛阳的唐秦王李世民。

    此后跟随李世民鞍前马后,平定宋金刚、窦建德等,屡立战功。武德年间,在李世民和李建成的明争暗斗中,程咬金忠心耿耿,乃是秦王府亲信战将。

    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程咬金亦有参与,成为从龙之臣。在此过程中,程咬金改名为“知节”。节字有很多种解释,比如气节、礼度、操守、节制等等。

    显而易见,这名字改的大有深意,也很有水平。由此可知程咬金看似个粗人,实际上却是粗中有细,聪明之至。

    自贞观起,程知节深得重用,爵封卢国公,官居右武侯大将军。贞观七年,其次子程处亮迎娶清河公主,成为驸马。只是当时的清河公主年仅十岁,如此早婚,多少让人有点想要吐槽的冲动。

    程家圣宠优渥是不争的事实,程知节本人也深得皇帝信任,此番天子东巡,他与河间郡王李孝恭左右护驾。

    当然了,皇帝不可能完全信任某臣,更不会将生死交到某一人手中,此举算是李世民玩得平衡术。

    李孝恭是宗室,程知节出身瓦岗,互不统属,不会相互勾结,却能相互制约。守卫长安的柴绍和尉迟敬德也与此相似,以制衡保证稳定。

    只是护卫皇帝安全的时候,大肆饮酒真的好吗?而且还这么没整形地在皇宫殿前向自己要酒。

    谢逸少不得满头黑线,不得不说,程知节多少还是有点奇葩。

    不过纵横朝堂多年的他敢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何必杞人忧天呢?送上几瓶酒,和一位国公武将交好,这笔账很是划算。

    更为重要的是,程知节没有侯君集那种黑历史,好像到高宗永徽年间,他还是深得厚待,经久不衰。

    至于这位温文尔雅的文臣,竟是“房谋杜断”的房玄龄,当朝宰相,李世民最为倚重智囊。此番东巡,更是唯一侍候天子身边的文臣,其地位和能耐可见一斑。

    在这两人面前,“有眼无珠”的谢逸不敢托大,忙见礼道:“小子谢逸见过房相,程大将军。”

    “少年郎不必多礼。”房玄龄客气回应,脸上挂着一丝和煦的微笑,显得平易近人;程知节则是笑着点点头,估计心里还惦记着那几瓶琼花酿。

    ……

    简单打个照面,谢逸跟着内侍离开,皇宫殿前,寒暄几句可以,其他话多说无益。

    目送谢逸离去,几位重臣,尤其是房玄龄的脸色轻松不少。今日他们是来探病的,谢逸虽然什么都没说,但从神情,尤其是内侍全程含笑的轻松表情来看,他们已经心知肚明。

    晋王殿下定然已经没什么大碍了,那么之前担心的糟糕后果便不会出现,如此便不必枕戈待旦了,甚好!

    这个淮阳少年出现的很及时,有恩于皇家,亦算有功于国,侯君集荐人亦算有功。

    片刻之后,李世民出现在正殿接见诸臣,如释重负的写意笑容验证了先前的猜想。

    李世民笑道:“诸卿前来探视晋王,有心了,稚奴已无大碍,不日就会痊愈。”

    “恭喜陛下,此乃天佑晋王,天佑大唐。”哪怕已经身着紫袍,还是免不了拍马屁的习惯。

    “上苍庇佑,想必皇后在天之灵亦在保佑稚奴。”李世民轻叹一声,说道:“还得感谢君集荐来的神医灵药,稚奴才得以安然脱险。”

    侯君集忙道:“此非臣之功,多亏了陛下派臣出知陈州,否则也见不到谢逸,可见此乃天意,乃天佑。”

    李世民欣然接受了这个说辞,又与诸臣商讨了近几日略荒废的政务,并询问了太子在长安监国的情形。

    诸臣一一对答,一切安如往常,李世民这才放心。旋即又安排了几件事情,几位紫袍大员告退,侯君集被单独留了下来。

    “君集啊,此番之事,朕要谢你。”

    李世民语重心长之语顿时让侯军虎躯一震,顿首道:“陛下言重了,为君分忧,乃是臣的本分。”

    “嗯,你对谢逸此人了解多少?”李世民点点头,话锋随即一转。

    侯君集道:“谢逸此人年岁不大,但颇为神奇,臣在淮阳听说他先前是个不学无术的败家子,嗜赌成性,败光了祖上产业,还因此投湖自尽。

    但也许是大难不死,幡然醒悟,而今则是个优秀的少年郎。更为神奇的是,数月以来显露出许多才能,写出了极好的诗文,琼花酿也是他一手酿制,还有医术……”

    随后侯君集将《春晓》、《从军行》和《陋室铭》诵出,李世民听闻后连声称赞,惊讶道:“没想到此子才华横溢至斯。”

    侯君集道:“他对外人称《春晓》和《从军行》是其亡兄遗作,《陋室铭》却是偶然契机下出口成章,可见多半是他谦虚。”

    李世民目光锐利,沉声问道:“如此人才,你可曾注意?”

    “遵照陛下旨意,臣至陈州后曾公开纳行卷,为陛下招揽两淮、甚至江南才俊。”侯君集如实道:“据闻谢逸当日怀揣佳作,却并未行卷,反倒将诗文卖于商贾之子……

    臣得闻后颇为不解,曾派人垂青招揽,但他不为所动,以年少轻狂,心性逍遥,过往品行不佳为由婉拒了。”

    “他不愿意为朝廷效力?”一心要天下英雄入我彀中的李世民不免有些敏感。

    侯君集摇头道:“谢逸出身陈郡谢氏,乃晋时谢灵运之后,性情行事多有魏晋逸士之风,不羁甚至怪诞,故而臣无法断定。”

    李世民叹道:“此子确实怪诞,敢在朕的殿中泰然酣睡;太医署想要留下他手上的灵药,也被拒绝了,与常人行事作风确有不同。

    算了,先不提他。朕问你,在陈州数月,朕交代的事情办得如何?”

    侯君集欠身道:“陛下,臣一直小心留意,江淮士族,高门大户相对都安分守己,并无异动。草莽之间隐有宵小,但一直不曾抓到尾巴,未能有进展。”

    “一群魑魅魍魉,宵小之辈藏在深处,抓不到尾巴也不奇怪,只要江南士族能安分守己,便是大唐和南方百姓的福气。”

    李世民一声叹息,颇为无奈。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对峙的恶果,到今时今日尚不能消弭,依然影响大唐的统一和安定。

    说到底,李唐王朝真正完全掌控的地方似乎只有关陇,以五姓七望为首的山东士族貌合神离,南北隔阂仍然存在。

    隋炀帝之所以花大力气修运河,并不只是为了游玩,除了钱粮运输之外,更是为了沟通南北。可惜时日终究尚短,且隋末割据南方的反王不少,如杜伏威、李子通、萧铣等人都名噪一时。

    后来虽都平定,但江南与北方仍有隔阂,而且还有宵小暗中蠢蠢欲动。这让李世民很是不安,如今江南俨然已经是大唐的粮仓和财税重地,断然不能有失。

    为此,一方面他安抚南方,重用如萧禹、虞世南、岑文本等南方臣子,意在拉拢江南士族。

    同时还暗中做了些许布置,比如让英武的吴王李恪出任安州大都督,携大败吐谷浑余威而归的猛将侯君集出任陈州刺史。

    安(陆)州在荆襄,陈州属两淮,其意都在于震慑南方,至少是朝廷的一种姿态和发出的讯号。

    寻常人看来很普通的外放,实际却很微妙,大有名堂,明眼人自会明白。从目前来看,效果还不错,南方士族心领神会,相安无事。

    对于这个结果,李世民勉强还算满意,但从长远来看,似乎还远远不够……

    *

    ps:看在七夕还在码字更新的份上,收藏,推荐票不能少啊,如果有打赏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