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文学 > 红楼之诗剑双绝 > 第二十七章 林黛玉分说家国事(宝琴)

第二十七章 林黛玉分说家国事(宝琴)

作者:我不会接化发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薛宝琴站起身来,看向离开的薛蟠和薛宝钗,想了想,还是没追出去。

    一边贾宝玉对探春道:“三妹妹,你今天是评委,蟠哥哥的这首海棠诗比钗姐姐的如何?”

    探春道:“蟠哥哥的诗,词句不及钗姐姐,立意也过分丧败,自是不如。这一社却是钗姐姐夺魁了。”

    贾宝玉道:“蟠哥哥今天是发挥失常了,想必像他说的那样,皇上找他有大事,故而神思不属。他的诗才我是知道的,下次诗社他定能一举压倒我们,也夺一次魁首。”

    薛宝琴无心听他们讨论诗句优劣。她知道薛蟠的水平,正经诗能写成这样就不错了,好歹没拿一首打油诗来交差。

    她只是在想薛蟠的神色,他诗里的内容,以及他叫走薛宝钗的行为,好像是有什么事发生了。

    应该是今天皇上留他的事。

    青帝案前分命数?

    分谁的命数?我们薛家的吗?

    薛宝琴越想越是不解,但薛蟠让她留着,她也不好直接告辞,只得继续听探春几人评判这次的诗句。

    薛宝琴注意到,林黛玉坐在一旁,有一句没一句的应付贾宝玉,似乎也在思考些什么。

    好不容易捱到散会,薛宝琴跟林黛玉几人告辞后,快步回了梨香院,直接走向了密室。

    刚到门口,她听见里面薛蟠和薛宝钗好像在争吵些什么,但他们很快又安静了下来。

    “琴妹妹来了,进来吧。”密室里传出了薛蟠的声音。

    薛宝琴推门进去,只见薛蟠薛宝钗相对而坐,面色凝重。

    “出什么事了?”薛宝琴坐下,开口问道。

    薛蟠看了薛宝钗一眼,没有答话。

    “要告诉她吗?”薛宝钗问薛蟠。

    “我看不用,这事琴妹妹帮不上忙,知道了也是徒增烦恼。”薛蟠的回答令薛宝琴不太满意。

    “帮不上忙?”薛宝琴对薛蟠道,“我自问脑子不笨,武功也算可以,怎么就帮不上忙?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呢,多一个人商量不好吗?”

    “这事无关脑子,也非武功。”薛蟠似乎有点纠结,“你毕竟才十二岁,还是太小了。这些成年人的阴私算计,对你来说还是太早,等你长大些再接触为是。”

    “阴私算计?”薛宝琴有些惊讶,“我哥哥总当我是小孩子,蟠哥哥你怎么也这样。你难道忘了,咱们爹爹过世后,我和你是在外面一起杀过人的。什么阴私算计比杀人还严重?”

    薛蟠看向薛宝钗,似乎把决定权交给了她。

    薛宝钗捋了捋薛宝琴的头发:“这事跟杀仇人不是一回事。那时我们是为父报仇,杀他们天经地义。可是这回,我们做的事也未必光彩,却又不得不做。这些事情交给我和蟠哥哥就好了,听姐姐话,别想这些。”

    薛宝琴看薛蟠和薛宝钗都不想告诉她,也不愿再死缠烂打了。她撇了撇嘴,出了密室,回到了她的屋里。

    她躺在床上想了想,心里还是没有头绪。过了一会,她突然想起,林黛玉今天被贾母留在贾府住了,于是她决定去找这位金兰姐姐商议一番。

    说走就走,薛宝琴很快就到了林黛玉屋门口。林黛玉看见愁眉不展的薛宝琴,连忙把她迎了进去,并屏退一边侍立的丫环。

    两人坐下,林黛玉问道:“妹妹好像有点烦心事,跟我说说如何?”

    “我在想今天蟠哥哥的海棠诗,里面好像有点深意。”薛宝琴皱着眉头,“我刚才去问蟠哥哥钗姐姐,他们都不告诉我,说我年纪太小,这些阴私算计不适合我。姐姐我看你下午诗社时就好像知道些什么,能告诉我吗?”

    “阴私算计。”林黛玉叹道,“我确实是有一些猜测。不过蟠哥哥钗姐姐说的不错,你的确年纪太小,不适合这些。”

    “姐姐你也就比我大几个月。”薛宝琴有些不满,“你之前说过的,咱们是金兰姐妹,不该有任何隐瞒。”

    “我当然不会对你隐瞒。”林黛玉道,“我只是给你说我的猜测,也不一定就是事实。”

    “我知道的,姐姐快说吧。”

    “你注意到今天下午蟠哥哥看三妹妹的眼神了吗?”林黛玉问薛宝琴。

    “我却是没注意。”薛宝琴道,“姐姐你注意了?他怎么看的?”

    “蟠哥哥的眼神有点躲着三妹妹,你知道为什么吗?”

    “我不知道,姐姐有话直说就好。”

    “你还记得上次蟠哥哥说,我那表姐觉得皇上对贾王史薛四家很是不满吗?”

    “我记得,但蟠哥哥不是前几天见了皇上,受封了三品金吾卫吗?这说明她判断失误了吧。”薛宝琴还是有些不解。

    “可能是判断失误,也可能是她在说谎。”林黛玉语气平静。

    “说谎?可蟠哥哥是有你舅妈的信物的啊,她为什么要说谎呢?难道是……”薛宝琴似乎明白了。

    “你猜的不错。”林黛玉道,“除非我那表姐觉得就算蟠哥哥有信物,这消息还是不能告诉他,她才会说谎。我看,皇上只想针对贾家,而对王史薛三家不会刻意针对。”

    “姐姐早就猜到了?”

    “之前只是猜测,今天之后基本可以确定了。”林黛玉叹道,“蟠哥哥看三妹妹和宝玉的眼神都不对,估计皇上留他就是为了贾家,说不定还命令他做些对贾家不利的事。”

    她又道:“蟠哥哥作的海棠诗,或许就是在写他预料的贾家的将来。一场风雨,鲜花凋落,怕是在说三妹妹她们。‘青帝案前分命数’,可能在暗示贾家的命数在皇上那里早已定下了。”

    薛宝琴听着林黛玉的分析,心情沉重,想了想却也觉得有理。她面色复杂,对林黛玉道:“姐姐,你知道的消息也不比我多,为什么你就能想到这些呢?”

    “钗姐姐说的没错,妹妹你还是年纪太小,心思纯净了一点。”林黛玉道,“姐姐我从小寄人篱下,一些事情难免想的多些。某种程度上讲,我跟钗姐姐有点相似,你却跟蟠哥哥相似。算计这些事上,你们不如我们。”

    林黛玉又道:“但这些终归不是什么好事。看看现在,我把这些事告诉了你,你又能做些什么?也只是徒增烦恼,什么都做不了。这事与二姐姐三妹妹她们直接相关,但如果蟠哥哥告诉她们,她们又能做些什么?有时候,知道的多,还不如知道的少呢。”

    “这些事就让蟠哥哥钗姐姐他们去操心吧,咱们姐妹还是跟往常一样,该写诗就写诗,该玩就玩,万不可拿这些事去惹三妹妹她们忧心。”林黛玉总结道。

    “嗯,我不会去跟三姐姐她们说的。”薛宝琴道,“只是我既然知道了,就没有装作不知道置身事外的道理。我刚才去找蟠哥哥时,似乎听到他在跟钗姐姐争吵些什么。他们两个应该是没能统一意见,我也是薛家人,应当跟他们说出我的意见才是。”

    “那你的意见又是什么呢?”林黛玉还是语气平静,“你先跟我说说吧,假如你是蟠哥哥,皇上命你去做些对贾家不利的事,就比如说搜集贾家这些年的罪证,你会怎么做呢?”

    “我会……”薛宝琴卡壳了,她一时想不出一个合适的办法。

    “这种选择本来就很难做。”林黛玉道,“你们薛家现在好不容易搭上了皇上的线,按理说皇上的一切吩咐都要尽力去办。可贾家毕竟是亲戚,咱们又跟二姐姐三妹妹她们关系好,真能忍心去坑害贾家?”

    “那能不能阳奉阴违,挑些无关紧要的罪证去上报皇上呢?”薛宝琴道。

    “当然可以,但你要知道,薛家毕竟刚刚投靠皇上,未必在皇上那里得了多少信任。”林黛玉道,“这件事可能是皇上对薛家的一次考验。若是办的合了他的意,以后便可平步青云;若是不合他的意,自古君心难测,说不定薛家要跟着贾家一起倒霉呢。”

    “若真像姐姐说的这样,确实很难办。”薛宝琴面色愁苦,“我不知道。若是依姐姐你说,我们该怎么做呢?”

    “我娘是贾家人,薛家又对林家有大恩,我实在不好替你们出主意。”林黛玉道,“其实你们心里也不要有太多负担,贾家有此祸的根本原因在皇上那里,而不是薛家。如果皇上真要蟠哥哥搜集贾家的罪证,他就算如实禀报贾家做过的丑事,只要不刻意构陷,我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姐姐你在贾家这么久,依你看来,贾家做过的丑事多吗?”

    “这些世家大族,哪家没有点腌臜事。”林黛玉道,“发达时,有一百件也不怕。但若皇上真细细论来,每件都有可能是一项大罪。”

    “照姐姐这么说,贾家已经是在劫难逃了?”

    “除非意外发生,基本就是这样了。纵是你蟠哥哥真的想帮贾家,怕也是有心无力。”林黛玉叹道,“现在不确定的是,皇上是满足于收了贾家的爵位,还是一定要断了贾家的香火。好在林家薛家现在都是皇上的人,不论如何,应该都牵连不到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