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文学 > 红楼之诗剑双绝 > 第二十二章 凤藻宫中会美人(薛蟠)

第二十二章 凤藻宫中会美人(薛蟠)

作者:我不会接化发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几日后,薛蟠身着华服,大步走进了梨香院,回了自己屋。

    薛宝钗早就在屋里相候,见到薛蟠,上前帮他脱下锦袍,笑道:“哥哥回来了,见到皇上了吗?”

    “见到了,一直低着头跪着,都没看清那皇帝老儿长什么模样。”薛蟠没好气道。

    “可有封赏?”薛宝钗继续笑问。

    “三品一等侍卫金吾卫,殿前轮值。”薛蟠语气不屑,“以后两天一班,我就要上殿做那皇帝老儿的护卫了。”

    “既有封赏,哥哥为何心里不快?”薛宝钗察觉到了薛蟠的心情。

    “我是不愿跪那皇帝老儿。”薛蟠道,“都是两个肩膀一个脑袋,论武功我能打他一百个,为什么非要我跪他?”

    “你这一口一个皇帝老儿,看得出你对他没什么尊敬。”薛宝钗笑道,“不过你也得收着点性子。自古跪天地君亲师,是礼仪的规定,没什么可丢人的。你也不是没跪过咱们爹娘,等过几年你有了孩子,就轮到他跪你了。”

    薛蟠勉强笑了下,没有说话。

    “莫非你等不到有孩子?”薛宝钗开起了玩笑,“难道你想看我跪你?也不是不行,咱们爹爹去后,我就该长兄如父,你若真想看,我就跪给你看喽。”

    “你这样开玩笑,我的心情也不会好点。”薛蟠道。

    “那我就没办法了。”薛宝钗继续笑道,“这下跪嘛也就是一下的事,哥哥心情如此糟糕,必定还有原因,跟我说说如何?”

    “我是在想,我现在已经是三品金吾卫,之后若再立下大功,说不定官还越做越大。难道我就要一辈子给那皇帝老儿卖命不成?”

    “咱们之前不是说了吗,哥哥你立下大功后,就主动请辞归隐山林,把蝌兄弟推荐给皇上就是了。”

    “你是真不明白这些孤家寡人的心思?”薛蟠道,“我若真显露了天下少有的武功,又立下大功,皇帝岂会容我归隐山林?必然是重重封赏,把我留在身边,我又能如何,难道抗旨不遵?我就算想跑,也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薛家就是他拴住我的绳子。”

    “也未必会这样。”薛宝钗笑道,“就算果真如此,皇上也会对你多加尊重。你也说过,你现在不须刻意去练,武功就可稳步增长。到时候一边练武,一边做个皇上的内廷供奉,尊荣有加,不也是一件美事?”

    “你觉得是美事,可我只想自由自在,不受管束。”

    “没人能够自由自在。”薛宝钗收起了笑容,开始长篇大论:“哥哥你要知道,世上众生,穷苦的占多数。很多人为吃饱饭苦苦挣扎,很多人为有房住疲于奔命,是他们不努力吗?不,只是他们投生的不好。咱们两个很是幸运,投生到薛家,锦衣玉食,想练武就练武,想写诗就写诗,比那些为生计奔波的芸芸众生已是强上不知多少倍了。我们既享受了薛家的富贵,就要承担对薛家的责任。只愿享受不愿付出,那不就成了这贾府里的贾宝玉吗?”

    薛蟠听了,沉默不言。薛宝钗看薛蟠不说话,又开起了玩笑:“哥哥你就是去当个官,又有什么难的。看看妹妹我,几个月前还想舍了这身子,进宫送给那皇帝睡呢。”

    “你这说的是什么胡话。”薛蟠勉强笑了一下,“你真是杂七杂八的书看多了。这话若给别人听见,我看你装了这么多年的淑女还怎么再装下去。”

    “在别人面前需要装,在哥哥面前却是没有这个必要。”薛宝钗温声道,“我还记得咱们小时候是什么样子。若哥哥喜欢,在你面前我是可以一直当你的淘气的小妹妹的。”

    “我当然很喜欢。”薛蟠又勉强笑道,也不再说正事,而是跟薛宝钗聊起了他们小时候的事。

    送走薛宝钗后,薛蟠一个人在屋里坐着,心念繁杂。

    薛蟠当然知道,像贾宝玉那样只愿享受不愿付出是不对的。在薛家、亲人有危险之时,他从来不曾逃避自己的责任。比如在薛大爷薛二爷死后,他带着弟弟妹妹保住了薛家的财产;比如在薛宝钗要进宫时,他主动去当龙禁尉来照应妹妹。

    但薛蟠真不觉得现在的薛家有什么危险。在他想来,薛家已经搭上了皇帝的线,只要按部就班给皇帝上贡,几代人的荣华富贵就有了保证。现在薛宝钗要他展露武功,一辈子当皇帝的侍卫,固然是对薛家有利,但他心里还是有点不愿。

    何况他内心深处,其实是有些在意元春、迎春、探春这些人的,不想让她们成为皇帝抄贾家时的牺牲品。

    这些话他不想跟薛宝钗说,但他也不想将这些话闷在心里,之后继续按薛宝钗安排的路走。

    他决定,找个信得过的人倾诉一番。

    找林如海?他和林如海的关系还没有这么近。

    找薛宝琴?他很喜欢这个小妹妹,希望她能再无忧无虑几年,不愿拿这些大人的事去烦她。

    薛蟠又想了一会,叹了口气,穿上夜行衣出了梨香院,再次翻进了皇宫。

    他上次跟贾元春闲聊时得知,贾元春住的区域叫做凤藻宫,是三宫六院之一。前世红楼梦里,贾元春就是被封为凤藻宫尚书,统领这一片的嫔妃。

    薛蟠摸进了凤藻宫,和前两次一样无惊无险。此时皇上已经睡了,贾元春的院门已经关闭,不过里面的灯还是亮着。薛蟠翻进了院子,一进房门,就看见了抱琴。

    抱琴见了薛蟠,笑道:“薛大爷终于来了。我家姑娘自从上次见面,每天关上院门后都要等你半个时辰再关灯呢。”

    “那多谢你家姑娘了。”薛蟠道。之后他就跟着抱琴,找到了屋里的贾元春。

    贾元春笑着让薛蟠坐下,亲手给他倒了杯茶。薛蟠喝了,看了身后的抱琴一眼。贾元春会意,让抱琴去院子门口候着。

    薛蟠刚想开口,贾元春道:“姐姐看你神色郁结,想必是有什么烦心事。你先不忙说,听姐姐抚一曲琴如何?”

    “有劳姐姐费心。”薛蟠道。

    贾元春就坐到了琴旁,两只白玉般的纤手在琴弦上抚动。琴声悠悠扬扬,薛蟠的心里竟是莫名宁静了下来。

    曲罢,薛蟠道:“弟弟今日方知,古人抚琴,琴音好似高山流水,实非夸大之词。可惜弟弟不是钟子期,虽然如听仙乐,却不能一一说出姐姐琴声的妙处。”

    “弟弟喜欢就好。”贾元春笑道,“好了,你现在可以说说来找姐姐我有什么事了。”

    “有件事情,我想让姐姐知道。”薛蟠面色愁苦,“我刚刚把天理教的事情告诉了皇帝老儿,并给他送去了二十万两银子,受封了三品金吾卫。”

    贾元春听了这话,脸色不变,轻声道:“我爹娘知道吗?”

    “现在不知道,过几天就应该知道了。”

    “我上次跟你说的话,你回去告诉我爹娘了吗?”

    “没有。”薛蟠低下头,“上次那块手帕,也是我从你娘那里骗来的。”

    贾元春听了,脸色还是不变,看着薛蟠,也不说话。

    “姐姐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薛蟠在贾元春目光的注视下有些不适,语气低沉。

    “姐姐不怪你。”贾元春忽然笑道。

    “不怪我?为什么?”

    “你是为了薛家来姐姐这里打探消息,本也没有什么错。投靠圣上,也完全符合薛家的利益。”贾元春轻声道,“况且,姐姐知道这些也非你本意,不然你今日又何必来告诉我这些呢?”

    “姐姐不怪我,我却怪我自己。”薛蟠抬头看着贾元春,“我今日来找姐姐,就是为这贾家的事。姐姐你实对我说,以你的想法,那皇帝老儿对贾家是什么看法?”

    贾元春沉默了一会,道:“早年贾家得罪过圣上,近来贾家又与四王八公走得近,圣上早已怀恨在心。但贾家终究已经衰落,不是威胁。在圣上料理完真正有威胁的敌人前,贾家只要老老实实,可保无事。”

    “真正有威胁的敌人,那就是四位郡王了。”薛蟠道,“姐姐你说,若是这四王成了事,贾家是否就能飞黄腾达?”

    “姐姐也不拿假话骗你。”贾元春道,“飞黄腾达,归根结底要看自己的实力。就贾家这幅样子,谁成了事都救不了。况且两强相争,四王作为弱势的一方,不可能赢得毫发无损。贾家要是去帮四王,就是第一个被圣上收拾的。”

    “照姐姐说来,贾家已是灭定了,怎样都救不了?”

    “让贾家恢复宁荣二公时的风光是不可能的。”贾元春道,“不过放弃权势,保住家人,以图日后东山再起,这却是有可能的。”

    贾元春又道:“我跟你说些心里话。姐姐十二岁入宫时,心里想着的都是如何振兴贾家,如何恢复当年一门双公的盛况。但在宫里待了七年后,今天的姐姐,只希望爹娘和弟弟能粗茶淡饭,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这比什么功名利禄都要强。”

    “是啊,家人平平安安,强过功名利禄。”薛蟠叹道,“姐姐希望我把这些话讲给你爹娘听吗?”

    “我娘就算了,她一向没主意,告诉她反而可能坏事。”贾元春道,“至于我爹,如果弟弟你信得过他,就请告诉他,你在朝中听到传言,说皇上要对贾家不利,请他在祖坟附近多置产业,修建族学,日后纵是有事,也有个退路。此外还当约束家人,少惹事端。你不必向他说你我二人的事,免得他担心。”

    “我会告诉他的。”薛蟠道,“我以后也会常来姐姐这里。姐姐有什么要我做的,尽管吩咐。我若觉得能做,定会照办。”

    “谢谢弟弟了。”贾元春轻声道。

    两人又交谈了一会。临走时,薛蟠冷不丁对贾元春说道:

    “姐姐,你若是哪天觉得在宫里有危险,就告诉我。以我的武功,偷偷把你带出宫外不是难事。到时候咱们两人就远遁海外,皇帝老儿也拿我们没有办法。”

    贾元春似乎有些吃惊,随即笑道:“谢谢你有这份心。但姐姐还有爹娘和弟弟,你也有娘和妹妹,咱们对他们还是有些责任的。”

    “又是责任。”薛蟠语气低沉。沉默了一会,他也不想再瞒着贾元春了,直接把心里话问了出来:

    “姐姐你刚才说,功名利禄,不如家人平安。但若是家人想要功名利禄,又当如何?”

    贾元春仔细思考了一会,开口道:“姐姐不知道具体情况,不能给你建议。我能说的,只是遵从自己内心的意愿。”

    她又道:“姐姐也问弟弟你一个问题。你知道咱们为什么有对家人的责任,要帮助他们吗?”

    薛蟠不知道贾元春这一问是什么意思,只好勉强答道:“是道德的要求?是圣人说过的话?”

    “姐姐觉得不是。”贾元春的声音在薛蟠听来有些飘渺,“道德,圣人,都是旁人的看法。姐姐认为,责任的源头,是我们自己的内心。”

    “姐姐的意思是?”薛蟠好像有些明白了贾元春的意思。

    “责任,是我们心里觉得需要去做的事。”贾元春道,“比如说姐姐我,心里希望保护爹娘,保护弟弟,让他们平安,这就形成了我对他们的责任。至于弟弟你刚才的问题,家人想要功名利禄,那就要看你心里的想法,觉不觉得这件事情是你需要去做的事,以此来决定你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