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文学 > 红楼之诗剑双绝 > 第六章 小女子姓薛,字金星

第六章 小女子姓薛,字金星

作者:我不会接化发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京城,荣国府。

    林黛玉用过早饭,梳妆打扮了一番,就由紫鹃陪着,去大厅与王夫人、宝玉、三春等人会合,准备迎接金陵来的远客。

    林黛玉想起了四年前,她初次到京都时,是由几个丫环婆子从角门接入了荣国府,下了轿,走进屋拜见了外祖母,之后才请了姑娘们过来相见。哪像今天,舅妈早早就叫齐了姐妹们在大厅等候,待薛家人一到,便要大开正门,迎接远客了。

    她也知道,薛家人远来是客,于礼不可怠慢。若是她爹爹林如海亲自到来,贾家想必也会开正门迎接吧。只可惜她孤身一人,无依无靠,哪里值得贾家开正门呢?

    她又想起了这些年在贾府的日子。她虽得外祖母喜爱,却没有一个可以依靠的真正管事的人。平日里下人们就算有些怠慢,她也不能为这些小事去扰外祖母清净。久而久之,下人们也慢慢把她不当回事起来。为了这些事,她暗中不知掉了多少眼泪。

    在这个荣国府里,除了外祖母,只有宝玉一个,算是对她好的。她与宝玉住得近,平时一起游戏玩耍,谈谈诗词歌赋,那是林黛玉在贾府里少有的快乐时光。

    林黛玉认为,宝玉生性纯良,毫无害人之心,又于诗文之道颇有天赋,平时说出的一些在世人看来怪诞之论也颇合她的心意,算得上她的一个知己。

    但林黛玉也明白,宝玉虽是贾府嫡子,却天性不通世务,不能洞察下人们、以及她林黛玉的心思。因此,她从不将在下人们那里受的委屈告诉宝玉,一是怕污了他的耳,二是怕事情闹大以后,她可能会永远失去宝玉这个知己。

    还是默默的在自己房间里哭,才是寄人篱下的我该做的吧,林黛玉心想。

    林黛玉正在暗自神伤时,忽看见外面正门已经打开。王夫人大喜,连忙带着一众小辈,走出大厅,去迎接她妹妹一家。

    当先的是个三十多岁的贵妇人,林黛玉一看便知这是舅妈的亲妹妹,薛王氏。

    跟在妇人身后的,是一个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的英武青年。

    那青年身着华服,步履方正,规规矩矩地对着王夫人行了个礼。王夫人见外甥生的如此周正自是大喜,连忙出言称赞,而一旁的林黛玉也不觉看得入神。

    她自小被养在深闺,没见过多少青年男子。来了贾府后,宝玉虽是生的俊朗,终不免缺了一些阳刚之气。

    宝玉现在还小,再过些年月,定然能和这位薛家哥哥一样的,她心想。

    这时林黛玉忽觉左手一动,原来是身边的宝玉见她看着薛家哥哥入神,拉了一下她的衣袖。林黛玉连忙收敛心神,白了宝玉一眼,继续观察薛家的客人。

    跟在青年后面的,是两位薛家的姑娘,手拉着手,并肩走来。

    左边一位,似乎比她年纪大些,走的端端正正,面带微笑。不知为何,林黛玉看着这微笑竟心生几分防备。

    这女人端着个脸假笑,不知心里藏什么奸呢,她心想。

    再看右边那位,年纪小一些的女孩,竟是让林黛玉内心惊叹。

    那女孩看起来和她自己年纪相当,竟然出落得如此标致。林黛玉一向以美貌自负,自认在见过的女子中她的样貌可以排第一。刚才看到左边那位姑娘,也只觉她虽是貌美,但并不能压过自己去。但是,当她看到右边那位女孩时,竟平生第一次在心中升起了自认不如的念头。

    最令林黛玉喜爱的,是女孩脸上的纯真笑容。这并不同于左边女人的假笑,而是一种自然而然,带着自信的美丽微笑,令她竟有些迷醉。她想起了记忆中小时候母亲的笑容,好像就是这般吧。

    似乎注意到了林黛玉的目光,右边那女孩竟是转过了头,对林黛玉挥了挥手,脸上还是带着母亲那般的微笑。

    林黛玉下意识的挥了挥手帕作为回应。但她突然发现,身边的贾宝玉也同时对着那女孩挥了挥手,面带傻笑。

    她心情突然又不好了,使劲拉了宝玉的袖子一下。宝玉惊醒,不好意思地给她赔了个笑,她却直接扭过了头去,不搭理这个三心二意的臭男人。

    众人随王夫人进了厅内。一番介绍后,林黛玉得知那个高大英俊的青年叫薛蟠,那个讨厌的假笑女人叫薛宝钗,而那个有着和自己母亲一样笑容的漂亮女孩,叫做薛宝琴。

    贾家这边也介绍了一番。当王夫人表示自己说完了,让小辈们互相熟悉一下时,贾宝玉就迫不及待地对薛宝琴开口道:

    “妹妹看着好眼熟,我们必定是见过的。”

    林黛玉心里不禁有些生起气来:你贾宝玉难道就会这一套说词不成,遇见个漂亮妹妹,就说你们以前见过?

    薛宝琴笑道:“我可不记得见过你。”

    宝玉还是原来那套:“虽然未曾见过,但我看着妹妹面善,今日咱们就当作久别重逢如何?”

    薛宝琴还是笑道:“什么重逢不重逢的,没见过就是没见过。不过咱们今天见了,下次再见,你这套说辞便可派上用场了。”

    宝玉得了回应,傻笑道:“对,对,下次就真是重逢了。”

    他又问道:“妹妹可有表字?”

    “尚未有字。”

    宝玉又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友之’二字最妙。”

    旁边探春便问出处,宝玉笑道:“诗云:‘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妹妹尊名叫做宝琴,正合了这句诗,日后正好与我姐妹们为友,在府中一起玩耍如何?”

    林黛玉听到这话便知要坏。她虽知宝玉别无他意,真的就是想跟新来的妹妹当朋友,以后一起玩耍。可这句出自《关雎》一诗,是写男女之间求爱的,跟一个刚见面的女孩说,实在是非常无礼,算得上是冒犯了。

    林黛玉看见,这话说出以后,贾家众人还不以为意,那薛蟠就变了脸色,刚才一直带着假笑的薛宝钗也面色转寒。薛蟠刚要说话,就被薛宝琴打手势止住了。只见她还是嘴边带笑,不过这笑容不再是刚才的微笑,而是变成了冷笑。她对着宝玉说道:

    “你这个字起的不好。我也给自己起了一个,让你听听如何?”

    宝玉还没意识到气氛的变化:“妹妹请说。”

    “就用‘金星’二字。”

    “这两字又有何出处?”宝玉问道。

    “是一局唐诗:‘宝琴零落金星灭。’你看怎样?”

    贾府众人皆大惊,不知这个可爱的女孩为何会说出这种诗句。宝玉也呆了一下,才小声问道:“妹妹为何出此不吉之语?”

    “你还知道是不吉之语。”薛宝琴收起冷笑,大声道,“我看你就是想我不吉。我虽父亲去世,却还有母亲哥哥,如何轮得到你这个刚见过一面的人来取字?你取个好字便罢了,我也就当你玩笑,如何用这种诗来取?还什么窈窕淑女,你要当那好逑的君子?我告诉你,我在外面可是有婚约的。今天这话要是传出去,你让我那未婚夫怎么想?你是不是在成心败坏我的名声?说啊?”

    贾宝玉被问得面红耳赤,旁边贾府众人也哑口无言。冷了一会,还是王夫人与她妹妹对视一眼,叹了口气,站起来对旁边侍立着的丫环们命令道:“今日之事都给我烂在肚子里,不许对任何一人说起。若谁说了被我发现,打四十大板,卖出府去。”

    她又对薛宝琴道:“这孽障冲撞了你,我让他给你赔罪。”说完又对贾宝玉骂道:“该死的孽障,什么混账话都拿来说?还不快老实给你琴妹妹赔罪?”

    旁边探春也劝道:“二哥哥这次原是你的不对,快给琴妹妹赔个罪吧。”

    贾宝玉呆了一会,突然就抡圆了胳膊,用力抽了自己一巴掌:“我真是该死。今天不知道发了什么疯,说了那些混账话。得罪了妹妹事小,要是败坏了妹妹的名声,我就万死莫赎了。还望妹妹饶过我这一遭,下次再不敢了。若有再犯,就让我化灰、化烟,飘到十八层地狱之下,永世不得翻身。”

    薛宝琴见贾宝玉这样,也不好再不依不饶了。她哼了一声,轻轻点了下头,算是接受了贾宝玉的道歉。不一会的功夫,大厅里就又充满了欢声笑语。

    此时,林黛玉站在一旁,黯然神伤。

    她自不是在心疼贾宝玉的一巴掌。在她看来,贾宝玉口无遮拦惯了,早就该有个人教训教训他了。

    她是又回忆起了她当初进贾府时的情景。那日与贾宝玉初次见面,他也给她起了个“颦颦”的字。这二字的意思也说不上很好,况且她父亲尚在,哪有叫一个表兄弟给她取字的道理。当时她虽然心中有气,却又不敢像今天的薛宝琴一样直接发作,甚至不敢在脸上表露出一丁点。毕竟她孤身一人,寄人篱下,吃穿用度都要仰仗贾家,哪里敢得罪贾家最受宠的公子呢?

    后来跟贾宝玉熟了,知他无意冒犯,她也就不当一回事了。但今日面对同样的处境,薛宝琴、薛蟠、王夫人、甚至探春的表现,都让她又想回屋哭上一回。

    她还是忍住了泪,勉强跟大家一起去拜见外祖母。外祖母似乎察觉到了气氛不对,连宝玉为何没一起过来都没有问,就笑着跟薛家几人闲聊。林黛玉看得出,外祖母很喜欢薛宝琴,当场赏了她几件心爱的物事,而薛宝琴也钻到了老太太的怀里笑着撒娇。是啊,这般可爱的女孩,任谁都会喜欢吧,林黛玉想道。

    几天后,林黛玉打听到了薛蟠外出办事,就带着紫鹃一起去梨香院拜见薛家母女。她先见过了薛姨妈,说了几句话,就被引向了薛家姐妹的内屋。

    一进屋,假笑的女人就对她说道:“颦儿今天怎么来了,快过来坐下。”

    真笑的女孩却直接反驳了她的堂姐:“姐姐莫再叫这个名字了。我打听到了,这是贾宝玉那家伙给林姐姐起的歪字,做不得数的。”说着,她就走到了林黛玉身边,双手放在黛玉肩上,笑道:“林姐姐莫要在意,我姐姐不知这事,饶过她这一回可好?”

    林黛玉含笑点头。她心里明白,这贾府里,从此就多了一个能交心的好妹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