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文学 > 徐远记 > 第六十一章 乌侯隐铁骑

第六十一章 乌侯隐铁骑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气氛略微有些尴尬,但是自从造反的那一刻起,任一秋就知道他只有两条路要走:要么功成名就,要么遗臭万年,受万人唾骂。回去路上,两人都沉默着,徐远用胳膊肘戳了戳任一秋:“那个刺客,他能有什么见识呢?将军何必把他的话放在心上。”“他只是一个一个十九岁的孩子,却被人植入了如此的念头。我只是觉得这只是一个开始,背后操控之人应当不会这么简单。”“那个主事呢?他在哪里?”“禀将军,那个主事平日里和那刺客并无瓜葛,也没有直接证据表明他跟刺杀有关。”

    “看来是随意攀咬的,将军,这件事情看来还是跟府内的主事们脱不了关系啊。”任一秋点点头,“这样吧,把府内所有的主事都抓起来审问一下。时间要快。”兵士领命去抓人了,任一秋苦笑着看着徐远:“走吧,这一天的闹剧让你看了不少笑话吧。”徐远跟上了他的脚步,回到府里,躺在了他的房中,拿出了自己的长枪。徐远抚摸着枪,只是没有想到打个仗其实也没有那么简单,还有刺客来刺杀的,幸亏这么多年苦功夫,总算是没有白练。

    房中,王夫人已经换了衣服沏了茶水等着任一秋回来了。“今天你去忙什么了,这么晚才回来。”“今日遇刺,我刚去提审刺客了。”“遇刺了???那你怎么样啊?”她关心的去摸摸他的胳膊,却被他轻轻放了下来,“我没事,今日徐远也来了,他一到城里,就出了这样的事情,我总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行了,累得不行,我睡了。”王夫人还坐在椅子上,看着眼前的茶水,喃喃自语道:“那我的孩子,他怎么没有跟着回来啊。”

    竖日天刚蒙蒙亮,徐远就从床上爬了起来,揉揉眼睛刚想去城楼上看看。出门就看到王夫人坐在他不远处的亭子里,徐远挠挠头,只好过去行礼。“君瑞啊,为什么这次就你自己回来了呢?王爷呢?立秋,立秋他怎么样了啊?”“立秋跟王爷押送辎重物资,要过几天才能到。”“立秋跟着你们这么久,战场上刀剑无眼。他…”“您不必担心,立秋是将门世家,怎么会害怕战场上的刀剑呢,再说了他在王爷的亲卫队里,很少亲自上战场拼杀的。”“那就好,那就好,我这就放心了,原本我问任一秋,那个老家伙居然不告诉我。真是让人生气,我呀,就出来等着你给我个准信了。”“您这是一夜没睡?”“睡不着,我操心我的儿啊,没心肝的爹让那么小的孩子去战场。你看什么看我说你呢!立秋是你的干儿子吗你这么对他!”任一秋一时语塞,于是他重重地摔了一下房门,去城楼上巡视了。

    “夫人,您看将军走了,我也得赶紧走,您放心,立秋并无伤损。”徐远一边说着一边向后退去。人家都说这两口子吵架还是不要管,越管越乱。他转身跟上任一秋的步伐,手里还不忘从兵士手中接过那把长枪。“将军,我们现在去哪一座城楼上先巡视呢?”任一秋站在府邸门口叉着腰来回看了看。“东南门。”

    一边走着,任一秋也不言语,还是一旁的军士告诉徐远:这东南门是距离敌军大营最近的一个门,也是这几天以来敌军骚扰最多,受到破坏程度最大的一个门,有好几次敌军都已经破门而入了,是将军带着我们将他们杀出去了。徐远一边点着头,一边在心里计算着方位,他昨日进城应当是东北门,那么看来东南门的战况应该会更加惨烈。这一路上那些民居越来越少,后来干脆路上就只剩下一片片的灰烬。

    “这里的战况,不像是城里,倒像是城外。”徐远道。任一秋接过话茬:“勤王军一切只求速战速决,所以一到城外,不是着急攻城,而是想着杀光附近的村落居民,断了我们的粮草。所以你在城外看到的那些人,大部分都是些并未卷进战争的百姓。”城楼上的台阶也多有损坏,徐远几个大小步的迈上城楼,只见城楼上有他带来的兵士正在抢修城楼,看他过来赶忙站起身来,徐远点点头,示意他不要管自己。

    转身问那个军士:“你可知道勤王军主力在何方?”“将军,勤王军的主力就在那座山头后面。”徐远看向那座矮山,“此山名为何山?”“此山名为乌侯山。”“乌侯山?好名字。距此地多远?”“大约有一日的路程。”城楼之上往下望去,只见尸骨堆积成山,徐远皱了皱眉。“为何这些尸体在这里堆着?”“这里面有敌军也有我军将士,我等实在不知道如何是好。”“这寒冬腊月上了冻他们就会比石头还坚硬,等到敌军爬着他们的尸体上来,那时你才问如何是好?”“属下明白,这便去找东西烧了这些。”

    换了身便装,徐远便在城中带了自己的副将巡视城中有无细作,却看到有一个老妇人坐在巡抚衙门门口号哭:“我的儿子才十七岁,他就死你们军营里啦。我辛辛苦苦把他拉扯大,他就这么没了,你说我指着谁养老呢?你们当官的每天作威作福,谁想着我这样的糟老太太啊!”这位老太的话,引起了其他死了儿子的老妇的悲伤,于是一群老妇人在衙门门口哭成一团。徐远皱了眉头:“昨日刚有人行刺,今日便前来哭闹,这也太巧合了吧?”副将点点头:“将军,要不,我们前去探一探虚实?”

    “还是不要了,人家一眼就能看出我们的身份。”“为何?”“你看这城中,十七岁的孩子都被拉着充了军,我们两个,年轻力壮的,却在城中游荡。这也太不符合常理了。”“将军,我还好,可是您…”“我怎么了?”副将指了指他的头,徐远摘下了帽子,果然,他一头白发,若是装饰装饰,扮成个老翁不是那么困难。“好吧,那我去,你记得接应我。”